只要賴氨酸和能量方面的需要得到滿足,現代母豬在今天的商業性生產條件下能夠達到每天11kg以上的泌乳量,根據PIC北美的Casey Neill和Noel Williams在倫敦養豬會議2010上發表的論文。
介紹
現代白色母豬品系的選育方向一直是窩產仔數和泌乳量,這一點在母豬場的表現當中可以看出來。許多母豬場的總產仔數、斷奶數和斷奶體重都在不斷提高。隨著窩產仔數進一步提高,加上泌乳期長度延長至21天左右,泌乳量也必須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仔豬增重的要求?,F代母豬每天可泌乳10至12kg(Aherne,2007),21天達到泌乳高峰。事實上,如果按每公斤體重的泌乳量來計算,母豬的泌乳能力比奶牛還要強。如果體重182kg的母豬每天泌乳11kg,那就相當于每kg體重泌乳0.06kg。一頭909kg的奶牛每天可泌乳45.5kg,相當于每公斤體重泌乳0.05kg(Goodband,)。
乳腺分泌乳汁的量受遺傳和營養因素影響(三州豬營養指南,1998)。然而要想實現母豬的最大泌乳量,除遺傳和營養之外還需要考慮其它許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采食量(飼喂頻率)、環境(產房溫度)、泌乳期長度、體況以及飲水量。例如,管理方面,如果飼料供應量不夠,就會造成母豬泌乳量下降(Pluske等人,2009)。
正確選擇遺傳種質,搞好環境和管理,泌乳量就可以增加,從而提高斷奶體重。
商業性生產條件下的泌乳潛力
由于在母系泌乳量和繁殖力方面的不斷選育,如今在商業性豬場當中母豬的泌乳量和窩斷奶重均已顯著提高。在美國,有的豬場20天泌乳期的窩斷奶重可達到76kg以上(表 1)。隨著泌乳潛力的提高,管理和營養方面的因素必須改進,以便滿足泌乳的需求。
表 1. 商業性生產當中的泌乳量(2007年1-6月)aa 美國中西部的PIC Camborough 1070母豬。b 假設每克仔豬增重需要4克母乳
實現最佳泌乳量的營養要求
只要能量和其它養分供應充足,母豬整個生命周期當中都能維持高水平的泌乳量。對于維持生命期最佳泌乳量最重要的養分是能量和氨基酸。表 2列出了按當前的泌乳量潛力估算的高產母豬第一胎賴氨酸需要量。
表 2. 頭胎母豬賴氨酸需要量估算aa,b Boyd等人,2002;Pettigrew,1993
這些賴氨酸估值通過一系列研究得出,PIC通過這些研究來確定商業性條件下母豬的氨基酸需要量(Srichana等人,2007)。在這些研究中,采用1至4胎的PIC C-22母豬,飼喂碳同位素標記的玉米/豆粕泌乳日糧(3.46Mcal ME/kg),總賴氨酸含量0.95至1.35%。從妊娠112天起飼喂試驗日糧,直到19天的泌乳期結束。在自由采食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飼喂系統對采食量進行記錄。圖 1顯示PIC C-22母豬1至4胎的估算賴氨酸需要量(百分含量與每天需要克數)和泌乳量(kg/天)。
圖 1. PIC母豬的賴氨酸需要量
總結這些試驗結果,PIC母豬實現最佳生產與泌乳性能的總賴氨酸攝取量為70g/天,或SID(回腸真可消化)賴氨酸62g/天。
由于后備母豬的采食量比經產母豬低10至15%,泌乳期的SID賴氨酸含量與成熟母豬相比必須提高。因為目標是每天62克SID賴氨酸,因此必須根據采食量來調整飼料配方,而不僅是關注SID賴氨酸的百分含量。為了避免第二胎性能下降,后備母豬分娩后必須好好飼喂,令其充分采食。如果后備母豬泌乳期喪失10%的體重,那么后面第二胎的性能就會下降。
圖 2. 體重喪失對下一胎性能的影響(1胎后備母豬)
圖 3. 后備母豬頭胎賴氨酸攝入量對仔豬ADG(平均日增重,g/d)的影響
處理效果 P=0.0117.線性響應 P=0.0004;SEM(平均標準誤)=7.84
圖 4. PIC母豬泌乳期SID賴氨酸需要量
除賴氨酸需要量之外,最近對泌乳日糧當中合成賴氨酸的最大添加量以及其它氨基酸的最佳比例也進行了更新研究(Shrichana等人,2007)。這不僅將提高生產性能,并且還將降低日糧成本。表 3顯示生產性能和泌乳量對日糧合成賴氨酸水平提高的響應。
表 3. 泌乳母豬日糧中結晶賴氨酸的最大用量a
a Shrichana 等人,2007.283頭初產PIC C22母豬。日糧采用的總氨基酸比例:蛋氨酸+胱氨酸 : 賴氨酸,58%;蘇氨酸 : 賴氨酸,色氨酸 : 賴氨酸,18%;纈氨酸 : 賴氨酸,71%。
這些研究顯示,初產母豬日糧中合成賴氨酸的添加量可增至0.30%而不會影響繁殖性能和泌乳量。這個結果在高胎次母豬當中也得到了驗證(Allee,2007.私人溝通)。
營養需要量的研究結果更新之后,我們也更新了SID氨基酸的比例(表 4)。
表 4. SID氨基酸比例
實現最佳泌乳量的飼喂管理要求
要想實現母豬的最佳泌乳量,除氨基酸攝入量以外,恰當的能量采食量也是必須的。能量的數量和來源也會影響泌乳量。
我們在商業性母豬生產條件下對提高采食量的若干種方法進行了評估。最近我們評估了商業性條件下喂料器設計和飼喂式樣對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影響。
最近在美國,我們對各種自動喂料器進行了評估,以便實現最大采食量。業內采用的喂料器種類很多,作者的評估研究主要集中在INTaK泌乳期自由采食系統方面。商業性生產研究顯示,與手工飼喂系統相比,這種系統可提高采食量7%,而且所需人工更少。圖 5為自動喂料器。
圖 5. 自動喂料器
除自動喂料器之外,我們還對商業性系統當中實現最大泌乳量的最佳飼喂式樣進行了評估。在最近一項研究當中,在采用自動飼喂系統的條件下對下列飼喂式樣進行了評估(表 5和表 6 - Kummer,PIC論壇2007)。
表 5和表 6當中的數據顯示,前3天略微限飼,之后從第4天開始全力飼喂,直到泌乳期結束,這樣可以提高采食量,降低體重喪失。根據這些數據,推薦飼喂PIC母豬時,在分娩第0、1、2日分別飼喂1.8、1.8、2.7kg飼料,之后自由采食。同時這些數據也更全面地反映了PIC第1、2胎母豬的采食量與泌乳量潛力。
表 5. 泌乳期各種飼喂式樣的評估
表 6. 泌乳期飼喂式樣的響應a
a Kummer,2007.200頭PIC Camborough 1胎和2胎母豬。b、c 下標不同的均值之間存在差異,P<0.05
妊娠后期強化飼喂
關于妊娠后期增加飼喂量的研究非常有限。不過,生產中在妊娠最后兩、三周當中將飼喂量增加0.5至1.0kg,以便支持妊娠增重,是很常見的。如果母豬體況適中,那么建議采用強化飼喂。然而,如果經產母豬或后備母豬的體況過肥,那么就不建議采用強化飼喂。隨著飼料成本的上漲,許多生產者都對妊娠后期強化飼喂的重要性產生懷疑,因為如果不采用強化飼喂的話,每頭母豬能夠節省3.00至5.00美元的飼料成本。
Shelton等人(2009)最近做了一個試驗,采用108頭PIC Camborough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針對強化飼喂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在妊娠90天開始將飼喂量提高0.90kg,或不提高。后備母豬當中強化飼喂組的仔豬初生重提高P<0.01)。然而,經產母豬當中飼喂量增加與否對初生重無影響。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強化飼喂的效果很小。
有一點需要指出,那就是試驗中妊娠第35至90天的飼喂量。表 7顯示,試驗母豬的飼喂量是2.60kg/天,采用玉米-豆粕日糧。而在大部分生產系統當中,母豬妊娠35至90天的飼喂量只有2.0kg,采用小麥次粉、大豆皮或DDGS配制的低能量日糧。因此試驗豬可能存在體況過肥的情況。
如果母豬妊娠期飼喂量是每天1.8至2.0kg,那么建議從90天開始實施強化飼喂。如果母豬體況過肥,那么就不要實施強化飼喂。這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給出更好的結論。
表 7. 妊娠后期的強化飼喂
泌乳期增加脂肪添加量
這個領域的研究同樣非常有限。Rosero等人(2010)在2010中西部動物科學會議上發布了一份論文摘要,他們在7月至9月之間在俄克拉荷馬州采用337頭母豬(PIC Camborough)進行了一項試驗,將脂肪添加量提高0、2、4和6%。脂肪采用動物-植物混合油脂。
研究人員報導,提高能量攝入量無法產生任何可度量的效果,除了可以提高三胎以上母豬的窩重。
在另一項內部研究中,采用1.020頭PIC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采用0%和5%兩個水平的脂肪添加量。添加5%脂肪的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的仔豬斷奶重提高了0.18kg(P<0.001)。然而,這種體重差異無法保持到斷奶22周之后。在母豬生產性能方面沒有差異。
結論
只要營養和飼喂管理方面的要求得到滿足,現代母豬可以實現非常大的泌乳量。在商業性生產條件下可以實現每天11kg以上的泌乳量。要想達到這個水平,必須滿足賴氨酸和能量方面的要求。
PIC母豬在這些方面都有明確標準,并且這些標準也已經過商業性研究的驗證。本文可作為PIC母豬營養和飼喂管理方面的指南。

-
[02-22]
-
[02-07]
-
[01-06]
-
[12-28]
-
[12-23]
-
[12-22]
-
[12-14]
-
[12-05]
-
[11-29]
-
[11-28]